本草头条盘点了一下2021年中医药发生了哪些大事件,从中或可窥见中医药发展的未来。

2021年中医药大事件回顾
《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
2021年2月9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从人才、产业、资金、发展环境等多个方面提出28条举措,为中医药高质量特色发展保驾护航,为老百姓方便看中医、放心用中药固本培元。
《关于结束中药配方颗粒试点工作的公告》
2021年2月10日,国家药监局、国家中医药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医保局共同发布了《关于结束中药配方颗粒试点工作的公告》,旨在规范中药配方颗粒的生产,引导产业健康发展,更好地满足中医临床需求。
《推进妇幼健康领域中医药工作实施方案(2021-2025年)》
2021年4月2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国家中医药局联合印发了《推进妇幼健康领域中医药工作实施方案(2021-2025年)》,明确到2022年,妇幼健康领域中医药服务网络基本建立,形成并推广一批妇幼中医药诊疗方案、中医治未病干预方案等规范。
中医四诊仪进太空
2021年6月17日,伴随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中医四诊仪首次运用在中国空间站上,它通过望闻问切等手段创新运用中西医结合等措施更好地保障了航天员在轨生活,将中国传统医学与航天医学结合起来也成为了中国航天实施医学发展的独特优势。
《进一步加强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推动中西医协同发展的意见》
2021年6月30日,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局、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三部门联合印发了《进一步加强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推动中西医协同发展的意见》,进一步完善中西医协同相关制度,加强综合医院中医临床科室设置和中药房设置,创新中西医协作医疗模式等指导意见。
三级综合医院都要设中医科室
2021年7月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推动中西医协同发展的意见》。三级综合医院应当全部设置中医临床科室,设立中医门诊和中医病床,有条件的可设立中医病区和中医综合治疗区。
《“十四五”全民医疗保障规划的通知》
2021年9月23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十四五”全民医疗保障规划的通知》中,明确提出了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强化中医药在疾病预防治疗中的作用,推广中医治未病干预方案;鼓励商业健康保险发展;支持将符合条件的中医医疗服务项目按规定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关于启用中药配方颗粒备案模块的公告》
2021年10月29日,国家药监局发布《关于启用中药配方颗粒备案模块的公告》,公告中称备案模块自2021年11月1日起正式启用,中药配方颗粒生产企业可以登录“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网上办事大厅”提交相关资料,进行中药配方颗粒备案。这意味着自11月1日起,实行长达27年的中药配方颗粒试点彻底结束,所有符合条件的中药企业只需备案即可生产中药配方颗粒,不再需要申请批准。
《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目录管理规定》
2021年11月1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制定并印发了《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目录管理规定》对食药物质的定义,明确食药物质指传统作为食品,且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物质。食药物质除了安全性评价证明其安全之外,还要符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决定的精神,符合中药材资源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生态保护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
两院中医院士
2021年11月18日,中国工程院2021年院士增选结果公布。共选举产生84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和20位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在中国工程院增选的医药卫生学部11人中有3名中医界人士。分别是北京中医药大学田金洲、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朱兆云(女)、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肖伟,三人均在中医领域获得过颇多成就。
第四届国医大师及第二届全国名中医评选启动
2021年12月8日,第四届国医大师、第二届全国名中医推荐人选公示结束,各地共推荐国医大师69名、全国名中医137名。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入选国医大师候选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以岭入选全国名中医候选人。
抗疫中药进入医保
2021年12月3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公布2021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结果。共计74种药品新增进入目录,11种药品被调出目录。其中化湿败毒颗粒、宣肺败毒颗粒、关黄母颗粒为谈判新增中成药。其中,化湿败毒颗粒、宣肺败毒颗粒为治疗新冠肺炎的中药。
各省中医药政策盘点
北京
1.2021年1月5日,北京市政府召开常务会议,会议研究《北京市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方案(2021-2025年)》时指出,立足首都城市战略定位,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
2.2021年2月1日,北京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召开第十六次会议,会议审议了《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方案》,指出要着力弘扬中医药文化,推动中医药科技创新,破解发展难题,体现首都特色,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3.2021年3月27日,北京市委、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方案》,明确到2025年,首都中医药卫生、经济、科技、文化、生态“五种资源”发展更加协调,对健康北京和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明显提升。
天津
1.2021年9月27日,天津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天津市中医药条例》提出,进一步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包括一些医疗机构要设置中医药科室、国医堂、康复科、老年病科等。
2.2021年10月30日,天津市市长廖国勋为现代中医药海河实验室揭牌。廖国勋强调,现代中医药海河实验室要以重大科研突破、重大理论创新、重要平台搭建、重要成果转化为目标,与企业需求和金融机构紧密相连、深度对接,走出一条具有示范借鉴意义的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发展之路。
内蒙古
1.2021年3月26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促进中医药(蒙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意见》旨在切实解决中医药(蒙医药)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推动中医药(蒙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
辽宁
1.2021年4月19日,时任辽宁省省长刘宁主持召开会议,会议审议通过了《大力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建设中医药强省的实施意见》。会议要求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疾病预防、传染病防治中的重要作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需求,。
2.2021年9月16日,辽宁省委、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大力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建设中医药强省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5年,基本形成中医药医疗、人才和科研高地,争创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基本实现建设中医药强省的目标。
黑龙江
1.2021年10月25日,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完善中医药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提高中医药发展效益,营造中医药发展良好环境。
2.2021年12月31日,黑龙江省召开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黑龙江省中医药发展“十四五”规划》,会议强调要组织实施好规划,建立健全适应中医药特点的工作体系和制度,充分利用丰富的中药材资源,提升城乡居民中医药素养,推动中医药治未病理念普及。
上海
1.2021年3月24日,上海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上海市中医药条例》。条例对上海市中医药服务、中药发展与管理、中医药人才培养、中医药传承与创新、文化传播与开放发展、相关保障与监督等方面作了规定。
2.2021年11月29日,上海发布《上海市中医药发展“十四五”规划》。据此,上海将强化科技支撑中医药产业发展的能力,充分利用科技优势,建立中药大品种共性技术平台和珍稀中医药资源研究平台,解决产业关键技术。
江西
1.2021年5月14日,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措施》,认真总结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经验做法,着力破解当前江西省中医药发展存在的问题。
山东
1.2021年9月7日,山东省卫生健康委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中医药相关负责同志解读《山东省中医药发展“十四五”规划》。山东省确立了中医药发展“1+5+6+10”的总体布局,明确“一区”引领,打造“五个高地”,实施“六大工程”,强化“十项措施”,实现中医药大省向强省跨越。
总结
综上所述,过去一年和未来一段时间,都会是中医药政策法规密集变化期。相信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时代背景下,中医药必将在技术升级和政策加持下,释放更强大的魅力,踏上振兴新征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