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开幕在即,中医药专家、药品监管部门以及企业代表纷纷发言,对未来中药与中药产业的发展充满期待。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党委书记、北京中医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研究员王停:
较早之前,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中药新药审评体系尚未完善,中药新药获批上市数量较少,业界对中药新药的研发热情不高,制约了中药产业的创新发展。
近年来,随着中医药领域支持政策的先后出台,包含中医药理论、人用经验和临床试验在内的独具特色的“三结合”中药注册审评证据体系进一步完善,中药创新发展步入了新的阶段。据了解,仅2021年一年,国家药监局就批准了12个中药新药(含9个创新药)上市,创近年新高,中药领域的审评审批制度改革初显成效,对企业的激励作用明显增强。
在良好政策环境的支持下,期盼国家药监局在加强中药监管的同时,进一步提升中药注册服务和技术指导能力,支持中药企业的创新发展;中药企业在提高研发创新能力的同时,也应该加大对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的研究,说明白、讲清楚中药疗效,进一步推进中药的现代化和国际化。
安徽省药监局中药和化妆品监管处处长陈颂红:
安徽是中药资源大省、中药产业大省,有中药材品种3500余种,中药饮片企业200多家、中成药企业80多家。2021年,安徽省药监局制定出台《关于促进中药传承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在全国率先出台中药材产地趁鲜切制政策,积极推动“十大皖药”产业示范基地建设,探索推进长三角区域中药饮片炮制规范共享互认,开展中药质量提升行动,促进皖产中药饮片质量持续提升,全省中药产业稳步发展。2021年安徽省中药饮片抽检合格率98.5%,全省中药工业实现营业收入425亿元,占全省医药工业的半壁江山。
“十四五”期间,我们将大力支持新型饮片、中药配方颗粒、古代经典名方、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发展,开展中药饮片信息化追溯,扎实推进中药监管科学研究,为全国中药监管贡献安徽智慧、安徽经验,推动安徽由中药大省向中药强省跨越。
同时,我们迫切希望国家有关部门能给予安徽中药发展更多的政策支持,制定出台中药材、中药饮片优质优价、优先采购等政策,允许安徽在中药饮片委托生产等方面先行先试,积极探索符合中药特点和规律的监管路径。
陕西步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质量副总经理梁晓莉:
过去的一年,山东步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步长制药) 坚持以中药(包括天然药)为主线,立足现代化,持续推动中药创新发展,成效斐然。公司的重磅抗疫产品宣肺败毒颗粒正是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生动实践。同时,步长制药还与研发药企、科研院校、院士专家展开深度合作,推动中药传承创新,进一步深化步长制药的全球布局。
近年来,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工作常态化,如何科学合理开展中成药集中带量采购工作是我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当前,中药材价格、能源价格、环保压力、人工成本不断攀升,中成药利润空间受到挤压,药品生产成本成倍提高,部分品种甚至出现成本价格倒挂的现象,在此情形下,企业经营面临较大压力。带量采购工作应避免出现无视质量、恶意竞价的现象,希望在中药集中采购过程中,相关部门能够研究制定科学的药品成本价格评估体系,设定合理的成本评估与集采比价策略。
此外,中医药走向世界,还需要优质的中医药产品作为支撑,希望国家筛选一批“专精特优”的重点品种和企业共同培育,加大扶持力度,助力企业打造中医药传承创新的中药精品和享有国际声誉的中药品牌。(冯玉浩)
(责任编辑:宋佳薇)
【来源:中国食品药品网】
免责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