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凉山巨变 发展中药材种植助力乡村振兴

       日期:2022-02-23     浏览:249    评论:0    
    核心提示:  二月的大凉山,山头白雪皑皑,但在凉山州喜德县觉钉村,大片的中药材木香已经开始丰收,村民脸上洋溢着笑容。  站在地里,55岁的阿果古格对今年的收成很满意,现在种药材一亩收入几千元,跟以前相比,收入翻了
       二月的大凉山,山头白雪皑皑,但在凉山州喜德县觉钉村,大片的中药材木香已经开始丰收,村民脸上洋溢着笑容。

      站在地里,55岁的阿果古格对今年的收成很满意,“现在种药材一亩收入几千元,跟以前相比,收入翻了几番。而且我们不担心种出来卖不掉,‘好医生’会来全部都收走。”

      2022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近日,全国人大代表、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再次来到觉钉村,向村民们了解木香的种植情况,近距离倾听村民们的想法,他准备把这些心声都带到两会上去。

      耿福能表示,过去五年,他见证了凉山翻天覆地的变化,主要提的都是关于精准扶贫、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建议。今年两会,他准备了一份《中医药产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科技创新助力乡村振兴,推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参与其中

      助力村民收入比以前翻几倍

      2月18日早上8点,从西昌出发,驱车4个小时后,喜德县两河口镇觉钉村映入眼帘。这里是典型的高寒山区,海拔近3000米,木香中药材种植基地依山而建。站在半山腰远眺,四周是白茫茫的雪山,刺骨的寒风呼啸而过,但这并没有影响村民对木香采挖的热情。

      阿果古格举起锄头,迅速从地里挖出一根木香。“你看,今年的木香又大又长,收成不错。”阿果古格向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介绍,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他们早已实现脱贫,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目前,木香成为觉钉村发展的重点产业。

      “以前,主要种植荞麦、土豆,一亩收入只有几百到一千元。”阿果古格说,现在种药材,一亩收入几千元,收入翻了好几番。“好医生公司保底价收购,不愁卖,生活越来越好了。”

      目前,喜德县发展了1500亩木香种植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觉钉村党支部书记吉克洛加说,好医生公司与觉鼎合作社共建木香产业基地,提供木香种子,负责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合作社流转土地,发展中药材标准化、规范化种植,以保底价收购保障经济效益,当地农户可以通过土地流转、务工等4个渠道获得受益,这让村民吃了一颗“定心丸”。

      五年履职

      见证凉山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觉钉村,耿福能看了木香的种植情况,并了解村民的想法和难处。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每年全国两会召开前夕,耿福能都会这样“走基层”。

      “我们在觉钉村调研时发现,村里产业基础很薄弱,但在种植中药材木香上,却有着气候、土壤等天然优势,因此将木香的种植选址在这里。”耿福能告诉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通过“公司+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组织模式,按照“提供良种、负责技术培训、种出来的药材实行保底价收购”的方式对中药材推广种植,最大限度地降低种植户的种植风险。

      实际上,觉钉村发展木香种植,只是凉山州发展中药材产业的缩影。作为从大凉山走出来的企业家,耿福能从1996年开始就带领好医生集团在凉山开展中药材产业扶贫工作。经过20多年的发展,好医生集团在凉山州9个县种植川续断、附子、金银花、木香、大黄、一枝黄花等中药材,面积达3万多亩,带动1.7万户7万多名群众走上稳定脱贫奔康的道路。

      “身为脱贫攻坚事业的参与者,我见证了凉山翻天覆地的变化,为我们国家取得的伟大历史成就感到骄傲和自豪。”耿福能表示,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深感肩上担子沉甸甸的。过去这五年,他提的建议大多是关于脱贫攻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我提的不少建议得到了落实,国家的一些政策也体现出来了,内心非常自豪。”

      今年关注

      如何巩固

      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

      如何做好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一直是耿福能思考的问题。2021年,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启动,耿福能深入基层调研后,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提出了“在脱贫摘帽地区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建立完整产业链助力乡村振兴”的建议。国家农业农村部回复了耿福能的建议,并列出了详细的发展规划。

      耿福能说,目前,好医生集团正规划布局在喜德县冕山镇、光明镇等地建设中药材木香、川续断现代农业产业园区2000亩。站在乡村振兴的新起点上,耿福能还制定了更大的规划:未来5年内,在乡村振兴工作取得一定实效的基础上,好医生集团拟计划在凉山州种植中药材达8万亩以上,在四川省内其他县种植中药材7万亩以上,在国内其他适宜地区的中药材种植达到5万亩以上,实现全国10个省20个县70个乡150个村发展中药材20万亩以上、产值6亿元以上、带动10万余农户每年增收6000元以上的目标。

      为了准备今年全国两会的议案和建议,耿福能已经多次到凉山调研走访。耿福能表示,今年他准备了一份《中医药产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科技创新助力乡村振兴,推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其中提到,以产业为重点,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乡村振兴全产业链,建立特色中药材现代产业园区,引领和带动广大农民发展中药材增收致富过上好日子;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要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推进规范化、标准化和科学化种植,实现高质量的农业经济效益;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耕作,减轻农民负担,降低人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加强农村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农民整体素质,适应新时代新农村的新形势……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江龙 摄影报道

    免责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