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肝好,中药需慎用:4种中药易伤肝,正确服用才安全

       日期:2022-05-19     浏览:421    评论:0    
    核心提示:是药三分毒,多次强调中药虽大多毒副作用较轻,但不能擅自乱服,但仍有部分人栽了跟头。老王得的是牛皮癣(银屑病),有次在书上读到一个偏方,说治顽癣很有效,但是需要长期坚持。后来,他又听说用蜂蜜可以治愈白癜风
     "是药三分毒",多次强调中药虽大毒副作用较轻,但不擅自乱但仍部分人栽跟头。

    老王得的是牛皮癣(银屑病),有次在书上读到一偏方,说治顽癣有效,但是需要长期坚持。后来,他又听说用蜂蜜可以治愈白癜风,于是就买了几瓶,每天早晚各喝一小杯,连续服一个月后,果然见效了,而且没有任何副作用。老王觉得这真是一个神奇的秘方!老王信以为真吃了2个月的时候,发现自己的了好转所以打算一直吃,但是不想还没几天,自己就觉肝区闷得难受而且越来越难受

    老王急忙B超肝功检查却让大吃自己肝功已损严重。

    中药还可损伤肝

    药物伤肝其实都是相似的,药物人体内的吸收代谢所造成的毒性直接影响肝脏,由于肝脏是人体代谢的一个重要器官,如果药物剂量过高或种类不会对肝脏造成损害。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由于体内存在着两种因素:一是外界环境中存在的化学物质;二是机体自身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会释放出一些有毒物质。另一因素是个对药物产生特异反应,是我们常听到的不良反应,有人会发生,有人不会发生,这是由于人体差异造成的。

    无论中药西药,身固有毒性人体身体特性是造成肝损伤的要因理论上无论什么时候服用物、大剂量服用还是长期服用肝脏都有影响。 人体的各个代谢器官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害如果长期大量的服用某些药物,就可能导致药物伤肝或引起药物性肝炎肝衰竭等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或者处理不当的话,还会出现严重的后果,如引起其他并发症。那么,如何预防药物性肝病呢?首先要做到合理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其次要节制饮酒。因此,日常生活中原则上不应随意服用任何药物,更不大量服用

    中草药,易伤肝

    中草药中有部分草药对肝害非常大,你必须服用此药,或有肝部基础疾病否则必须免服用

    何首乌是一味常用中药,但从2014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局长表示,禁止进口和销售含有毒或有毒的何首乌及其制剂用于治疗肝损伤。 何首乌中的蒽醌衍生物大黄酚会引起肝脏损伤和肠道充血等症状长期过量摄入会影响到人体血液循环系统、免疫系统等功能。如果长时间使用这种药物,可能造成肝肾损害。何首乌是一味常用中药,具有补肝血、益精髓、强筋骨、乌发之功效。炮制的何首乌会加重肝脏受损。因此健康人不盲目使用,需接受医生指导。

    苦参:苦参具有清热燥湿的功效,对于治疗湿疹和慢性阴道炎有很好的疗效。 另外还有消炎作用,对一些皮肤疾病也具有一定疗效。此外,还能起到止痒、杀菌等功能。因此,在夏季,经常用它来洗脚癣是再合适不过了! 但若自己服药,则可能因过量损伤肝脏,故在正常情况下不能擅自服药。

    白果的加工方法很多,可以将新鲜的白果去壳后晒干,或者是将银杏果浸泡在水中,都能够起到一定的润肺止咳平喘作用,但是如果没有经过处理的话,就会使白果中含有大量的银杏酸、苦杏仁苷等有毒成分,容易引起肝中毒。 另外,有些人喜欢用热水泡白果,这样做容易使药物有效成分流失而失效。因此,在用药时必须注意方法,以免引起不良反应。1.不宜久放或长时间加热。 白果炒熟后毒性减小,但成人每次不宜超过10颗,小儿不宜超过5颗,5岁以下小儿禁用,出血患者及体虚患者不宜食用。

    艾叶:艾叶是妇科病的良药,具有温经止血散寒调经作用,但艾叶中含有挥发油或者水溶性物质,久服可引起肝脏损害,甚至肝硬化。 另外,艾叶油具有一定的毒性,如果使用不当,还会引起中毒反应。此外,艾叶油中还含有一些有毒成分,如苯并芘等,这些都是人体必需的化学物质。容易致癌。 因此女性在正常情况下使用时连续使用不超过1周。

    如何正确服用中药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副作用

    避免使用有毒药物

    服药时,若为中成药,应阅读说明书并充分认识用药风险,若得知毒性较大且存在明显肝损伤风险提示时,应提高警惕并严格限定疗程和用药剂量。

    吃药的时间

    这可根据病人胃肠情况和病情需要而定。 胃肠道不好的人最好不要吃驱虫药,因为它有攻积导滞的作用; 但是,有些疾病,如腹泻等,必须要禁食一段时间才能用药。例如慢性肠炎,消化不良,溃疡性结肠炎和肠易激综合征等。这些病往往病程较长,且有反复发作的特点。 饭前服药易迅速被肠道吸收,有些滋补类药适宜在此条件下使用。 餐后服药可避免药物刺激胃肠道,通常于餐后1小时服用。 而且有些安神的药也是适合睡前服用。 当然如果病情严重,为了救命很重要,不要限定时间。

    服药温度

    汤药中绝大部分为温服法,除非有特殊要求。 临床上,有些疾病的治疗需要根据病情选择适当的药物进行配合使用。如寒热错杂者宜用寒凉之品;气血虚弱或久病体虚者则宜选用温热药以扶正益气。 例如寒证宜热服用,呕吐患者服药宜冷服用,根据不同情况,其特定服药温度保持在较合理范围即可。

    吃药的次数

    多数中药每天服1剂,如有特殊要求,用药间隔时间可能有些不同,这也需根据病情和医生指导来确定。

    服药剂量

    一般来说,服用汤药用量为150ml就可以了,但也要根据病人的病情而定。 一般来说,年龄越大,使用药物的量就越多。 身体虚弱的人,其药量要比其他人群少一些,尤其是儿童,其用药剂量要比成年人多很多; 10岁以下的儿童,其用药剂量应在4~7岁之间。

    免责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