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百灵是安顺市最大的民族医药企业。5月26日,记者在贵州百灵生态园大棚内看到,每种药材前都立着一块牌子,牌子上印有二维码。工人每次施肥、浇水、除草、病虫害防治等农事操作都会使用手机记录,并通过二维码上传至云端的贵州省中药材追溯服务平台,让药材基础信息有据可查。

药材好,药才好!作为贵州省首批“定制药园”,百灵生态园在全省的统一部署下,开始使用中药材种植可追溯体系。“开始种植的时候,我们就给相应批次的药材进行建档,有关该药材的种子种源、基地信息、田间管理、粗加工、质检报告等信息都及时上传云端。”贵州百灵种养殖事业部总经理陈道军说,“这个二维码就像是药材的‘身份证’,可以追溯药材的种源信息、基地信息、种植管理信息、采收信息等身份信息。”
前不久,安顺市出台《安顺市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实施方案》,明确把加强中药材资源保护、中药质量控制、建立可追溯的中药材仓储基地和推进中医药全链条产业融合发展作为做优做强中药材产业的重点任务予以部署。

数据显示,安顺市2021年中药材产量达到53.5万吨。目前,现有中药材种类1874种,在全国统一普查的456种重点药材中,安顺有406种,占89%。境内有各种常用中药材80多种,其中具有开发价值、资源丰富的有50多种。对优势单品中药材进行溯源管理可行性大。
“我们针对涉及药材安全的元素进行细化,拟定‘十要件’中药材品质链全流程可追溯档案记录,让药材信息更透明,最大程度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安顺市卫健局相关负责人说。
在安顺市卫健局和市档案局的督促指导下,贵州百灵定制药园严格按照“十要件”要求进行纸质版记录,内容涵盖中药材生产、加工、运输、经营者等各环节信息,确保药材质量可追溯、可查。
安顺市从规范中药材主要产区及核心基地建档程序着手,率先在贵州省完成了地方中草药标本档案库建设。目前,已经初步建立中药材品质链全流程可溯源档案建立、管理、利用工作,全面、真实、及时地掌握中药材“从田间到药房”的各环节情况。
据安顺市档案局工作人员张爱国介绍,目前安顺已经把生姜、山药、花椒、鱼腥草、山豆根、葛根、黄精、黄柏、白芨、太子参、金银花、吉祥草等“黔药”品牌优势单品纳入到档案追溯体系范围。
免责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