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种植技术——三七、大黄

       日期:2022-05-28     浏览:210    评论:0    
    核心提示:三七三七(Panax pseudoginseng Wall.var.notoginseng Hoo etTseng),为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和根茎入药。主要含人参皂武和田七氨酸等。味甘、微苦,性温。有止血化痰、消肿止痛的功能。用于吐血、便血、产后出
     三七

    三七(Panax pseudoginseng Wall.var.notoginseng Hoo etTseng),为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和根茎入药。主要含人参皂武和田七氨酸等。味甘、微苦,性温。有止血化痰、消肿止痛的功能。用于吐血、便血、产后出血过多、跌打肿痛、外伤出血等症,熟用有补血益气的作用。主产云南文山和广西靖西等地,此外四川、贵州、湖北和江西等省也有引种栽培。4年收获。

    三七属阴生植物,喜半阴半阳,忌烈日直射。主产区海拔一般在700~1500米的亚热带地区,故有喜温暖、阴湿,忌严寒、酷暑的特性。产区气候冬暖夏凉,年平均气温16~19℃,7月份平均气温最高不超过25℃,1月份不低于8℃。主要采用种子繁殖。

    种子形态

    果为浆果状,扁球或三角状球形,熟时红色,含种子1~3粒。种子侧扁或三角状卵形,黄白色,表面粗糙,胚细小,位于胚乳基部,歪斜。千粒重100~108克,大粒种鲜重可达300克,种子含水量64%。

    留种和种子培育

    三七植株生长2年就会开花结籽,但种子较小,必须继续培育到3~4年才可采种,采种时应选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植株上结的种子。三七种子成熟大致分三批,第一批在10月中旬至11上旬;第二批在11月中、下旬;第三批在12月上、中旬。果实红熟易落地,故应分批采摘,选第一、二批成熟的种子作种,种子较饱满,发芽率高,出苗整齐,生长健壮。

    如能选择千粒重300克以上的大粒种子作种,则秋苗健壮,抗逆性强,产量和质量也较高,采回的种子防止过干、霉烂、鼠害等。将种子薄薄地摊放在竹席上,置通风阴凉的地方晾5~7天,使外皮稍干后,剥成单粒,进行播种,若劳力不足来不及播种,要用湿砂于室外贮藏。播种前种子用100倍液代森锌或0.3波美度石硫合剂或1:1:200的波尔多液浸种10分钟。

    种子繁殖方法

    三七种子不耐贮藏,种子放于冰箱内干藏半年即会丧失发芽力。在室温下贮藏30天,只有10%的种子有生活力,故三七种子如需较长时间贮藏,宜用湿砂藏,三七种子采收时,种胚呈原胚状,很小,尚未发育好。需经低温一段时间的后熟过程,在低温下放置30天后,胚发育分化完成。至45~60天时种子裂口,在温度适宜时即可萌发,三七种子发芽的温度范围为10~30℃,发芽适温为15~20℃。

    生产上种子随采随播,一般以11月中、下旬至次年元月为最佳播种期,播种时最好事先制成一定株行距的齿形播种板,齿长4.5厘米,株行距7~10厘米(7厘米×7厘米、10厘米×7厘米或10厘米×10厘米),将播种板压在时上,就会出现整齐的播种穴,每穴播种子一粒,每667米2播种33000~90000粒。

    播后均匀撒一层混合肥,主要为农家肥加少量钙镁磷肥,以哇面见不到种子外露为宜,再盖一层2~3厘米厚的稀薄稻草或茅草,起保温保湿作用。然后搭荫棚,建筑围篱,以保护幼苗生长。

    一般于播种当天或次日必须浇一次透水,出苗前后或在幼苗期,若遇干早也要经常浇水,以保证土壤含水量在30%左右,水分过多过少都会影响出苗和幼苗的生长。三七育苗一年后,于第二年1月前,即休眠芽尚未萌动前移栽。

    大 黄

    药用大黄(Rheum officinale Baill.),为萝科多年生高大草本植物。除药用大黄外,同作药用的还有掌叶大黄和唐古特大黄。以根和根状茎入药。主要含葱醒衍生物及单宁类化合物,没食子酸等。味苦、性寒。有泻下通便、破积去瘀的功能。主治实热便秘、牙龈肿痛、产后瘀阻、痈肿疮毒、水火烫伤等症。主产青海、甘肃、四川、西藏、等西北各省、自治区,海拔2000~4000米的高寒冷凉地区。栽后2、3年收获。

    大黄适宜在年平均温度10℃,无霜期90~130天,夏季凉爽的高寒山区种植,生长最适宜温度约在15~22℃,如气温超过30℃则生长迟缓;年降水量400~700毫米,相对湿度50%~70%的干爽气候较适宜生长。水分过大其根茎容易腐烂。生产上一般采用种子繁殖,有时也采用子芽繁殖。

    种子形态

    瘦果具3翅,长圆形,基部心脏形,先端略有缺口,鲜时红色,平滑无毛。千粒重约13.9克。

    留种和种子培育

    大黄一般生长3年就会开花结籽,用该种子培育的苗称“小药籽苗”。小药籽移栽后容易抽墓开花,而培育4~5年抽墓开花所结种子培育的苗称“大药籽苗”。移栽后不易抽墓或抽墓率较低,故生产上应专门设留种田在高山区育种,采集4~5年生植株结的种子留种

    在高山区一般4月下旬萌芽,5月中旬抽墓,5月下旬至6月上旬开花,7月中、下旬果实成熟。当果实变褐色,但尚未完全成熟时,剪下果茎,集中晒干脱粒,除去杂质,将种子装于布袋或竹筐内,放通风干燥处贮藏。种子最好于当年或次年播种,在室温下贮存2年的种子发芽率为58%,超过3年的发芽率明显下降。

    种子繁殖方法

    采用直播或育苗移栽。播种期,秋播在8月末至9月初,春播在4月初至6月初。直播按行株距60厘米×50厘米左右开穴,深3~4厘米,先浇入人畜粪尿,待肥料渗入土后播种,每穴播8~10粒种子,覆土2~3厘米,每667米’种量1.5~2千克。

    生产上一般采用育苗移栽,在苗床上按行比10厘米开10厘米宽幅,深3厘米的浅沟,先施人畜粪尿后将种子均匀撒于沟内,种子间隔1厘米左右为宜,播后覆土2~3厘米厚,每667米2播种量5千克,播后哇面要盖草保湿,在温度18~21℃湿度适宜时2~3天出苗,出苗后经常除草,做到时无杂草,并施清淡人畜粪水2~3次,以促进幼苗生长,如苗过密,在除草时结合进行间苗,保持株距2~3厘米。

    在苗高10厘米左右时选阴雨天移栽,生产上一般育苗1年于第二年秋移栽,按行株距60厘米×50厘米,根据苗大小挖深15~16厘米至30厘米,每穴施土杂肥1~2千克与土拌匀,将根苗立放或斜放穴内再盖土,盖住芽头5~6厘米厚,并使穴内土低于地面8~10厘米,以便将来追肥时再逐年培土,以适应根茎向上生长的要求。

    子芽繁殖在收获时,把根茎侧面萌生的较大子芽切下,伤口熏点草木灰,就可栽种,最好是随切随栽,栽法同上一般栽后2~3年收获,直播者可3年收获。


     
    免责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