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参既是名贵药材,又是室内珍奇花卉。西洋参原产加拿大和美国,喜凉爽湿润,忌强光和高温,适宜温度为15~25C。四年生单株鲜参重达26克。(1)生长周期。西洋参从播种出苗到种子成熟叫一个周期。大约4月中、下旬出苗,全年只生1片掌状复叶,由3片小叶组成,高约7厘米。10月份茎、叶枯菱,进入休眠期,第二年4月中、下旬,长出两片掌状复叶,每片复叶由5片小叶组成,高10~15厘米,少量能开花结果,多数要3年才能开花结果。果实8~9月成熟,10月又枯萎休眠,以后年年出而枯,枯而生,一般说从参苗出土到果实成熟需2~3年。(2)土壤要求。选择透气性能良好,含大量腐殖质而又能保肥、保水的微酸性土壤为宜。
配制土壤可用以下办法:①细煤渣2份、园土1份、腐熟1年以上的牛马粪2份,②在针、阔叶混交林或阔叶林地区,多年落叶形成的腐叶土,筛去杂物。③木屑3份、鸡粪1份、园土1份。要使木屑和鸡粪充分腐熟,以上土壤任何一种均可。为防止病虫害,使用前最好用高压锅蒸15分钟,或用药物处理。(3)播种。庭院地面育苗:将配好的土在院内作畦,畦高20厘米,宽度和长度按繁殖苗数量以便于作业确定播种期在3月上、中旬或11月份,行距10厘米,穴距5厘米,深度2厘米。视土壤墒情可在播前数天浇透水,播后用地膜覆盖。待参苗破土时逐渐通风透气,直至全部去掉塑膜。盆内高密度育苗:盆的大小根据苗多少确定,盆土距盆沿2厘米,浇透水即可播种。播种间隔5厘米,播后放于没有阳光直射的地方,并注意湿度,其他与庭院育苗同。(4) 上盆。1年生参苗即可上盆,2年生以上苗上盆更为美观。花盆口径宜小,高度宜大,以有利于参苗生长和观赏。一般可采用15~20厘米口径、20~25厘米高的盆。1年或2年生苗,每盆栽3株,3年生苗,每盆1株,上盆与普通花卉相同。(5) 光照。西洋参是阴性植物,育苗期苗床应选择在庭院树下,或搭遮荫棚。遮荫棚高2米左右,使透光度不超过20%,上盆后可放在室内。西洋参对光的反应敏感,光照弱叶片浓绿,但本身有机物积累少;光照强叶片发黄,甚至发生日灼病,茎叶提前枯萎。正常情况下,叶片绿色微黄。 喷水,使土壤保持半干半湿。5~6月份可施两次稀薄有机肥液。盆栽期在出苗前浇1次透水,(6)肥水。西洋参生长缓慢,肥水吸收不多,地栽时期,可视土壤干湿度,适当向苗床夏季大约7天浇1次透水,入秋逐渐减少次数,生长季节结合浇水,施3~4次稀薄有机肥液。肥液可用酱渣或豆饼沤制。(7)病虫防治。主要病虫害有立枯病、黑斑病、菌核病,以及蝼蛄、地老虎等。防治办法是:在播种或参苗上盆前,用大剂量杀虫灭菌药物,如多菌灵、代森锌、敌克松、铁灭克等处理土壤;参苗生长期或喷洒波尔多液、代森铵、瑞毒霉等。(8)采种。西洋参一般3年开始结果,果色由青色到紫红色,成熟时变成鲜红色,饱满而有光泽。为增长观赏期,可待光泽消失再采种。每个小果中一般两粒种,也有的1粒或3粒采摘后搓除果皮,水选沙藏。(9)采参。西洋参生长年限愈长药用有效成份愈高。商品参一般4~5年收获,盆栽参年限可更长些,以增加观赏价值。最好不要少于4年。挖参要在地上部分枯萎后,挖出地下部分,注意不要伤根,用水冲洗干净,放到室外通风处阴干,半干后再日晒干燥,约1个月干透即为成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