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大典全集——理胃药

       日期:2021-05-26     浏览:377    评论:0    
    核心提示:1、干漆,别名:续命筒、漆渣、黑漆、漆底、漆脚,为漆树科乔木植物漆树的树脂。辛、苦,温;有毒。归肝、胃经。  破血,祛瘀,通经:用于瘀血阻滞引起的经闭症瘕结块,可与当归,川芎,桃仁等同用。    2、黑
     

    1、干漆,别名:续命筒、漆渣、黑漆、漆底、漆脚,为漆树科乔木植物漆树的树脂。辛、苦,温;有毒。归肝、胃经。

      破血,祛瘀,通经:用于瘀血阻滞引起的经闭症瘕结块,可与当归,川芎,桃仁等同用。

      

      2、黑三棱,别名:京三棱、红蒲根、光三棱,为黑三棱科草本植物黑三棱的块根。苦,平。归肝、脾经。

      破血行气:用于血瘀作痛,经闭、产后瘀滞腹痛及症瘕等证,如(经验良方<三棱丸>)。

      消积止痛:用于饮食积滞,胸腹胀满疼痛之证,配莪术,青皮,麦芽,枳实;

      

      3、刘寄奴,别名:金寄奴、乌藤菜、六月雪、九里光、白花尾、炭包包、千粒米、斑枣子、细白花草、九牛草、苦连婆,别名:为菊科草本植物奇蒿的地上部分。苦,温。归心、脾经。

      祛瘀通经:用于血瘀经闭,常与当归,红花,元胡等配伍;跌仆伤痛,可与骨碎补,延胡索等同用。如(千金方<治折伤方>)主治折伤瘀血作用。

      

      4、桃仁,别名:山桃仁、桃核仁,为蔷薇科小乔木植物桃或山桃的成熟种子。苦、甘,平。归心、肝、大肠经。

      活血祛瘀:用于血瘀经闭、痛经、症瘕痞块及跌打损伤等,如(桃仁四物汤、复元活血汤、(<千金方>桃仁汤)、(<傅青主女科>生化汤)。

      
    5、甘松,别名:香松、甘松香,为败酱科草本植物甘松的根茎。辛、甘,温。归脾、胃经。

      行气止痛,健脾强胃:用于胸腹疼痛,食欲不振,头痛、脚气等症,可与香附,砂仁,乌药,丁香,藿香,官桂,麦芽,甘草,陈皮等配伍。如(<和剂局方>大七香丸)。

      
    6、青皮,别名:青橘皮、青柑皮,为芸香科小乔木橘的幼果或未成熟果实。苦、辛、温。归肝、胆、胃经。

      肝气郁滞:用治胁肋胀痛,常配柴胡,郁金,香附等;治乳房胀痛用瓜蒌,香附,橘叶等。

      用于食积气滞、胃脘胀痛。常与草果,山楂,麦芽同用,如(沈氏尊生<青皮丸>)。

      

      7、檀香,别名:旃檀、白檀、檀香木、真檀,为檀香科小乔植物木檀香的木材。辛、温。归脾、胃、肺经。

      温中和胃:用于气滞所致的胸腹疼痛,尤对寒凝气滞的胃痛,脘腹冷痛、甚至呕吐更为适宜,如<匀气散>。

      理气止痛: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胸痛、心绞痛等症,可与丹参,砂仁或配细辛,

      
    8、青木香,别名:土木香、祁木香、总状土木香、藏木香,为马兜铃科草本植物马兜铃的根。辛、苦,微寒。归肝、胃经。

      辟秽解毒:用于夏季痧胀,痈肿疔毒,毒蛇咬伤等,可单用,或与白芷配伍应用。

      行气止痛:用于肝胃气滞,胸腹胀痛,脘腹疼痛,疝气,高血压等,可配伍行气药等同用。
    9、牵牛子(又名:白丑)为旋花科攀援草本植物裂叶牵牛的成熟种子。苦、辛,寒;有毒。归肺、肾、大肠经。

      泻下逐水:用于水饮停蓄,水肿胀满,二便不利及湿热壅滞,大便秘结等。可用本品为末,姜汁送服。如(普济方<牵牛散>)、(沈氏尊生<牵牛散>牵牛子,大黄,槟榔,雄黄)。
    10、 芫花(又名:野丁香花)为瑞香科灌木植物芫花的花蕾。辛、苦,温;有毒。归肺、肾、大肠经。

      泻水逐饮:用于胸胁水饮停蓄,喘咳胀满,痛引胸胁,心下痞硬,及腹水肿胀二便不利等。常与大戟,甘遂配合应用。

      祛痰止咳:用于咳嗽痰喘之证,以单味芫花水煎服,入白糖食之。
    11、松子仁(又名:海松子)为松科乔木植物马尾松、红松等的成熟种子。甘、温。归肺、大肠、肝经。

      润肺止咳:用于肺燥咳嗽等症,可配伍润肺止咳药等同用。

      润肠通便:用于肠燥便秘等症,有润肠通便的功效。可单用,或入剂服用。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