葆易圣药业有限公司药材加工车间工人正在将切片好的黄芪装袋分包。
西部网讯(特派记者石永波)在这片瘠薄的土地上,杨凌的农业科技让黄芪、党参等特色中药产业迸发出脱贫攻坚的巨大力量。6月25日,2021“走出杨凌看示范”全媒体采访活动第三站走进宁夏自治区固原市隆德县葆易圣药业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和中药材生产基地,了解该公司与杨凌的不解之缘。
结缘从杨凌农高会开始 科技创新驱动中药材产业发展
“我们与杨凌结缘还要从2016年的农高会说起,当时受朋友推荐我们带着产品去参加了当年的农高会,结果效果特别好,此后每年都去参加。”该公司董事长田永强说,参加杨凌农高会不仅让他们增长了见识,结识了很多客商,开拓了市场,目前他们公司年销售额已经突破一千万元。
同年,在杨凌示范区相关部门针对六盘山区科技帮扶活动中,针对公司发展面临的技术难题,向公司引荐了我国中药材领域专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张跃进教授。
视频:葆易圣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田永强介绍公司与杨凌的不解之缘
“张跃进教授除了经常电话、微信远程指导外,每年还会三次到公司基地实地指导,为我们解决了很多技术难题,特别是帮助公司完成了高纯度黄芩苷分离纯化技术定向开发及质量标准研究,让公司竞争力进一步提升。”田永强说,2018年他们还被杨凌示范区确定为“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基地”,公司也走上了以科技创新驱动中药材产业发展之路。
种给农户看带着农民干 “公司+基地+科技+农户”增收有保障
公司的生产车间工人正在将切片好的黄芪装袋分包,打包工人王慧说,她在这里工作三年了,交有五险一金,一个月工资2400元,工作稳定,家里的生活质量有了很大的提升。在车间的另一边,工人张芳霞正熟练地将黄芪、党参、枸杞等产品装进快递箱然后贴快递单。她告诉记者,公司销售是线上线下结合,现在他们每天都能发货两三百单,618活动得时候一天发货上千单,电子商务拉进了与消费者的距离。
葆易圣药业有限公司中药材种植基地被杨凌示范区确定为“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基地”。
中药材种植示范推广基地里,53岁的技术员杨升正在党参地里查看中药材生长情况,这里种植有一千五百亩的党参、黄芪、当归等中药材。杨升告诉记者,基地每年种植药材的高峰期,七八十人在地里务工,主要用的都是当地村子的工人,干的好一年可以增收两万多元。
记者了解到,葆易圣公司采用“公司+基地+科技+农户”模式带领当地群众种植中药材5500亩。公司中药材种植基地主要给农民示范推广种植品种和种植方式,安排技术人员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解决农民种难问题,农民种的药材公司按照市场价格收购,解决农民销售难问题,带动了当地群众增收致富,为当地脱贫攻坚做出了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