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应强化中药材种植技术支撑,夯实产业发展基础

       日期:2021-08-18     浏览:192    评论:0    
    核心提示:种植中药材,管理是核心,技术是关键的支持手段与基础。一方面管理的水平高低,直接决定田间管理质量,影响中药材的产量;另一方面管理和技术的质量直接决定人工成本的多少,影响单位面积的投入成本和收益。因此忽视
     种植中药材,管理是核心,技术是关键的支持手段与基础。一方面管理的水平高低,直接决定田间管理质量,影响中药材的产量;另一方面管理和技术的质量直接决定人工成本的多少,影响单位面积的投入成本和收益。因此忽视管理和技术是种植中药材的最大误区,也直接决定了种植户的效益。新疆产区近两年大部分中药材种植企业和种植户没有赚到钱最主要原因也在于此。

     

     

    当前新疆发展中药材产业形势大好,各方已聚焦新疆。今年4月,新疆中医药大会召开,7月,下发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方案的通知》,为新疆中医药高质量特色发展保驾护航。面对历史性发展机遇,我们新疆中药材产业服务机构应发挥主导作用,积极推进中药材产业各类项目落地,为把新疆打造全国最大的中药材原料供给基地,仓储加工基地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实践。

     

     

    目前,新疆中药材产业较薄弱,空白点较多,如种苗繁育及销售,需要内地购入;种植栽培技术人员缺乏;专业服务企业较少,无规模化龙头企业等等。特别是作为最基础的中药材种植栽培技术方面的短板,将严重制约新疆中药材产业的发展进程。我们必须要加以解决。

     

     

    根据新疆实际,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并加以解决。一是依托本土中药材种植专业服务企业,做区域性订单种植专业技术培训。本土专业服务企业通过“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综合发展模式,在种植区开展中药材行业知识普及、规范化种植栽培管理技术、除草技术、采挖收获技术、后期除杂、产地初加工技术等一条龙培训,可有效提高种植区种植水平和产品质量,确保种植收益。

     

     

    二是依托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做中药材专业化培训,跟踪性指导。要推进新疆中药材规模化、产业化,离不开专业技术培训指导队伍。经过系统性培训,在各地建立多支中药材专业化技术服务队伍。针对基层种植户,通过送技术下乡、实地指导、跟踪服务等方式,将中药材专业技术服务辐射至基层,以此整体推进基层种植水平。

     

     

    三是建立中药材种植技术培训机构或基地开展系统培训。一方面,依托各地中药材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建立培训基地或培训点,针对基层农业技术部门人员、种植企业、种植大户等群体,开展系统性培训,除种植管理技术外,主要进行中药材行业市场化、企业化、产业化、规范化等方面系统培训,以满足新疆中药材产业振兴发展的需求。另一方面,从职业教育入手,通过各地职业学校开设相应的专业与再教育途径,为学生、职业农民等提供全面的专业教育,为新疆中药材产业振兴提供人才支持和不竭动力。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