麟游县丈八镇姚红星:药材地里寻出“致富方”

       日期:2021-09-16     浏览:205    评论:0    
    核心提示:本报讯(记者 杨东世 通讯员 任凯航 冯琪)近日,记者在麟游县丈八镇豁口村看到,中药材加工厂的工人们正热火朝天地忙着清除中药材地里的杂草。据合作社负责人姚红星介绍,目前合作社主要种植黄芪、黄芩、柴胡等药材
     本报讯(记者 杨东世 通讯员 任凯航 冯琪)近日,记者在麟游县丈八镇豁口村看到,中药材加工厂的工人们正热火朝天地忙着清除中药材地里的杂草。

    据合作社负责人姚红星介绍,目前合作社主要种植黄芪、黄芩、柴胡等药材1000余亩,年产量45吨,产值达到200万左右,效益喜人。


     

    实际上,豁口村中药材加工厂的发展并不顺利,投资126万元的豁口村中药材加工厂于2018年初正式建成,由村集体经济经营,但由于技术、经验不足等原因,收入并不理想,甚至出现了亏损。

    在这种情况下,村两委多次研究,最终决定将药材厂外包。姚红星和村里有意愿发展中药材的村民组建了宏丰绿禾药材专业合作社,从村集体手中接过药材厂,通过抱团发展,让药材厂的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现在看来当时的决定是对的,厂子发展好了,带动了更多人种植致富,村民们也得到了分红。”豁口村党支部书记赵红超说。2019年、2020年按照差异化分红要求,按贫按劳分别为74户贫困户分红59200元,记者从赵红超的笔记本上看到,最高的一户可以分到4850元,同时部分村民还能赚到每亩300元土地流转费。

    接手中药材厂后姚红星认真总结,认为缺乏育苗技术是亏损的关键原因,2019年初,在镇党委政府的帮助支持下,他带领合作社先后到甘肃陇西、内蒙古赤峰等地考察学习先进育苗技术,回来之后立即开始了育苗尝试。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多孔式膜下育苗技术加持下,种植的150亩育苗基地良种覆盖率达95%以上。

    有了好品质中药材的支撑,同年8月份,姚红星又积极准备佐证资料,通过镇、县、市相关部门层层上报,省中医药部门前来考察后,在2020年3月份他的麟游宏丰绿禾药材专业合作社被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认定为“定制药园”项目建设单位,此次认定为合作社架起了直通医院和药企的桥梁,彻底打通了豁口村中药材的销路。

    技术不成问题了,销路也广泛了,种植形势一片大好,但姚红星并没有安于现状,如何进一步提高产业效益,他一直在探索着。


     

    为提高产业附加值,姚红星积极延伸药材种植产业链,投资研发出养生茶、黄芪鸡、黄芪羊等6种特色产品,还注册商标“佰草仟寻”,实现品牌化发展,通过线上线下销售,2020年销售额达30多万。

    在发展产业上,姚红星是个有想法、敢闯敢干的精明人,在群众眼中,他又是个踏实可靠的憨厚人。

    豁口村村民李全录是建档立卡户,以前每年种植小麦、玉米获得的1万多元是他们一家四口唯一的收入,19年在合作社的带动下,他开始了30多亩药材的种植。“虽说种了几十亩药材,但从购苗种植到田间管理再到销售,都有红星为我们操心,不怕种不好。而且这两年我两口子也在合作社务工,每年劳务费也能赚1万8左右。”说起这几年,李全录对姚红星满是感激。


     

    近年来,药材厂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营模式,由合作社提供种子种苗供应、产中技术培训、产后保护价格回收、统一加工外销的一条龙服务,带动当地60余户群众参与到中药材种植中,同时每年还能吸纳村80余名剩余劳动力在合作社就业,人均年收入增加4000元左右。

    “在他的带动下,村里的药材种植产业越做越大,很多群众都在合作社的带领下实现了致富,也为我们开展农村工作给予了足够的支持。”谈到姚红星,豁口村党支部书记赵红超满是赞赏,在他眼里,姚红星就是他乡村振兴路上的合作伙伴。

    对于未来发展,姚红星说:“下一步,我将继续扩大种植规模,在产业提质增效上再研究、再探索,努力让中药材产业造福更多群众,为家乡的发展和全县中药材行业进步做出自己的一点贡献。”

    责任编辑:安心 审核:杨勇

    免责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