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兼顾成都政策的连续性及省、市政策之间的错位与配套的基础上,多次调研走访企业和园区,多次征求意见以及补充修改完善,最终形成了这份《措施》。”成都市市场监管局药品监管处相关负责人介绍。
不同于省级药品监管部门侧重于从药品注册、生产经营许可、道地药材规范种植等方面支持产业发展,作为全国首个市级促进中药传承创新的发展方案,《措施》在市级事权基础上,汇集了注册、监管、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知识产权等中药企业发展必需的管理和技术支撑资源。
《措施》从促进中药研发创新、加强中药监督管理、促进中药质量提升、强化综合技术服务保障、优化营商环境这五个方面,推出了二十条为成都中药企业、园区“量身定做”的具体措施。
红星新闻记者注意到,该《措施》不仅从促进道地药材资源开发利用、促进中药产品创新成果转化、促进中药配方颗粒研发、支持中药临床研究以及促进中药院内制剂传承发展五方面促进中药研发创新,还注重中药监督管理。
“我们将聚焦非法渠道购进中药饮片等突出问题,开展中药饮片质量集中整治。同时,对群众关切度高、日常监管发现隐患较多的品种进行重点抽检。”成都市市场监管局药品流通处相关负责人说。
具体来看,《措施》为中药企业、科研院所提供多渠道中药标准查询服务,支持参与地方标准编制工作;鼓励川产道地药材申报国家地理标志和驰名商标认定,支持优势中药企业争创“川药”品牌;完善中药领域的知识产权侵权、假冒快速处理机制和维权援助机制,建立中药重点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名录……
“《措施》整合了市场监管局各处室(单位)监管服务中药产业的职能,将合力为中医药注入源头活水,提升成都中药产业传承创新发展。”成都市市场监管局药品监管处相关负责人表示。
红星新闻记者 叶燕 王培哲
编辑 陈怡西
免责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