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沃野披新装③》浓浓药香飘荆楚

       日期:2021-11-20     浏览:203    评论:0    
    核心提示:这片白芨真是给家里赚了不少钱,今年准备再多种一些。今年75岁的许大乔,望着家门口种植的成片白芨,满怀信心的对记者说。许大乔家住石城镇方山村,这个村背靠鸡鸣峰,原来的荒山荒坡上就生长着野生中药材。如今,崇
     这片白芨真是给家里赚了不少钱,今年准备再多种一些”。今年75岁的许大乔,望着家门口种植的成片白芨,满怀信心的对记者说。

    许大乔家住石城镇方山村,这个村背靠鸡鸣峰,原来的荒山荒坡上就生长着野生中药材。如今,崇阳县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方山村也在石城镇党委政府的统一规划下,与临近的神口村、虎爪村一起联种中药材,让零散的种植连点成片,实现抱团发展。

    鸡鸣峰万亩白芨基地

    “因为中药材种植对水土条件要求不高,我们正好利用大片的荒山,建一个2000亩的大型中药材基地”。虎爪村村干部阴梁站在鸡鸣峰山顶对记者说。鸡鸣峰主峰海拔219米,西北连方山,东南脚抵石壁水库,西麓为虎爪新河,东麓为肥田港。目前这片荒山正在进行开垦平整,并修好了上山的道路,只等着种下白芨这些“金种子”,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石城镇方山村村民叶基义手捧自家种植的白芨

    种植白芨只是第一步,如何卖得出去,才是让村民增收致富的关键。“我们通过合作社联系到了安徽亳州的药材生产厂家,目前订单已经满额了,可以说销路不愁”。石城镇方山村村民叶其义拿着刚刚从地里挖出来的白芨和记者算了一笔账,从2017年的500亩到现在的1000亩,面积翻了一倍,价格也是成倍的增长,预计3年后每亩纯利润在6千到7千元。

    铜钟乡坳上村广场前晾晒的黄精

    像这种多村联建的模式在铜钟、天城等乡镇都有采用,铜钟乡的佛岭、大岭、铜钟三个村集中在佛岭村种植了300亩黄精。天城镇则进行七村联建,集中在蛤蟆石村流转400亩连片土地种植黄精,此外天城镇28个村(社区)已经有18个村种植了中药材。联建模式主要是引入合作社,承担日常的种苗、除草、施肥和田间管理。村集体与合作社约定分成模式,保证村里和合作社互利共赢。

    铜钟乡佛岭村村民种植黄精种苗

    “我们这里和药王谷公司合作,产出收益五五分成,如果亩产超过5000斤,则按照七三分成,激励合作社提高产量,得到更多的收益”。铜钟乡佛岭村党支部书记程维彪对记者说。他所说的药王谷公司就是崇阳县药王谷种养专业合作社,同另一家湖北领康中药材有限公司一样,都是开展中药材育苗育种、种植加工、药食同源产品研发、销售业务的公司。如今像这类公司已经开发出了九制黄精、黄精酒、黄精茶、黄精药膳、黄精膏方等系列药食同源的黄精产品,形成了从几十元到几千元不等的产品价格梯度,这些产品从中药材育种到最终销售,已形成了一条中药材精深加工产业链。

    路口镇翠竹岭超成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的中药材栀子丰产

    中药材产销合作社售卖的黄精茶、黄精膏等中药材产品

    随着中药材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外销市场也逐步打开。在中药材专业合作社和种植大户的带动下,崇阳中药材,特别是黄精、白芨已开拓出一片市场,黄精种苗和鲜货销往全国各地,安徽、贵州、福建等地大部分种苗和鲜货都是从崇阳调出。同时依托电商平台,中药材市场、实体店、药膳馆等线上线下广开门路,崇阳中药材供不应求,销售火爆。

    天城镇寺前村药材基地正在下种白芨苗

    发展中药材全产业链,是崇阳县强农兴农的重要抓手。随着中药材产业融合初具雏形,全县“药旅”融合发展持续推进,遍布全县的中药材种植基地成为乡村一道靓丽的风景线,高枧义源村石头缝里的芍药、铜钟丫吉村百亩芍药、石城方山村万亩白芨,每到开花季节吸引大量游客;铜钟乡坳上领康药膳馆吸引县内外游客前往品尝,带动周边旅游发展。在今年秋冬农业开发中,全县将新建中药材基地3万亩,力争5年内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30万亩,打造湖北道地药材产业之乡。

    全媒体记者:佘帅兵 田明

    通讯员:徐莉 张渐 胡雪辉

    编辑:付波 熊哲

    编审:熊晓辉

     

     

     

    【来源:崇阳县融媒体中心】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