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id="263" data-revive-id="bc0ee6b32b55ca7bfb61c2a9dd1cf0c5" data-revive-seq="1" id="revive-0-1" data-revive-loaded="1" style="display: block; text-decoration-line: none;">
各地的中药店大多称“堂”,比如北京的同仁堂,长沙的九芝堂,宁波的寿仁堂,贵阳的同济堂等,为什么不称“店”呢?这是出自汉末医圣张仲景“坐堂行医”的典故。
张仲景是河南南阳人,年轻时从史书上看到春秋时的名医扁鹊为人治病的故事,心里很感动,就拜同乡名医张伯祖为师,尽得真传。汉献帝建安中期,张仲景任长沙太守,当时长沙连年流行瘟疫,每年都死很多人。为了拯救黎民百姓,他在公务繁忙的情况下,仍孜孜不倦地钻研医学,为民治病。他公然打破官府戒律,坐在办公的大堂上为病人诊脉开方,做到办公、行医两不误,并在自己的名字前冠以“坐堂医生”四个字。后人因为崇敬张仲景的精湛医术和高尚医德,便仿效他,把在中药店行医的中医称为“坐堂医生”,把中药店称为“堂”。
来源:百科知识杂志免责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