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的作用]
主治
补气固表,托疮生肌。用于治疗:体虚自汗,久泻,脱肛,子宫脱垂,慢性肾炎,体虚浮肿,慢性溃疡,疮口久不愈合
现代应用
1、益气固表,去除身体里面的水气消肿的作用。对一些身体出现自汗盗汗或者是浮肿的人,效果是非常不错的。
2、对于内伤身体疲劳,脾虚腹泻以及气虚血虚,气体衰弱等症状都可以。
3、治疗高血压和糖尿病,它甚至还能扩张血管,改善皮肤血液循环和营养的状况。
4、肺气虚弱引起的咳嗽,或者气短神疲
5、用于脾胃气虚,气虚下陷之脏器下垂证
食用方法
泡茶
原料:西洋参2克,黄芪5克,红枣(去核)3粒,枸杞20粒,玫瑰6朵
做法:放入锅中或者养生壶中,加水,煮沸,5分钟后即可代茶饮
功效:能理气和血、舒肝解郁、降脂减肥、润肤养颜等作用,特别对妇女月经不调有神奇的功效。
煲汤
原料:阿胶9克(烊化),黄芪5克,当归3克,山楂5克,乌鸡半只,瘦肉100克。
做法:乌鸡、瘦肉洗净切块后,下锅汆水,然后与其他食材放入炖盅,加水适量,隔水炖1-2小时后,盛出汤后加入烊化的阿胶,即可食用。
功效:能滋阴补气,开胃活血。
相关配伍
1、治表虚自汗:防风30克,黄芪(蜜炙)、白术各60克。每服9克,水一钟半,加大枣一枚,煎至七分,去滓,食后热服:(《医方类聚》引《究原方》玉屏风散)
2、治气虚阳弱,虚汗不止,肢体倦怠:黄芪(去芦,蜜炙)、附子(炮,去皮、脐)各等分。每服12克,水二盏,生姜片、煎至八分,去滓,食前温服,不拘时候。(《严氏济生方》芪附汤)
3、治吐血不止:黄芪7.5克,紫背浮萍15克。为末。每服3克,姜蜜水下。(《圣济总录》)
4、治肠风泻血:黄芪、黄连等分。为末、面糊丸如绿豆大。每服三十丸,米饮下。(《传家秘宝》)
5、治尿血、砂淋,痛不可忍:黄芪、人参等分。为末,以大萝卜一个,切一指厚大四五片,蜜60克,淹炙令尽,不令焦,点末。食无时,以盐汤下。(《永类钤方》)
服用禁忌
表实邪盛、湿阻气滞、肠胃积滞、阴虚阳亢、痈疽初起或溃后热毒尚盛者,均禁服。
来源:药店慧享
免责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